成语拼音: [bù bì fǔ yuè]
成语解释: 斧钺:古代的兵器。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。形容将士英勇无畏,或烈士忠义不屈。
成语出处: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赵充国传》:“愚臣伏计孰甚,不敢避斧钺之诛,昧死陈愚,唯陛下省察。”
成语例句: 臣向来不以面从为忠,故今日不避斧钺,直言苦谏。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三十二章)
是否常用: 一般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勇敢
结构类型: 动宾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不避斧鉞
英文翻译: not afraid of being killed
成语故事: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~去。~能。~多。~经济。~一定。~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法。~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~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~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~动。做~好。装~下。看~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~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~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~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~会”、“~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避:1.躲开;回避:退~。~而不谈。~一会儿雨。2.防止:~孕。~雷针。
斧:1.斧子:板~。2.古代一种兵器:~钺。
钺:古代兵器,青铜或铁制成,形状像板斧而较大。
桧不避斧钺之诛,言两朝之利害,顾复嗣君位,以安四方,非特大宋蒙福,亦大金万世利也。
果然是真英雄,不避斧钺敢来敢说,好,好。
你聪慧过人,而且碧血丹心,不避斧钺,未来定然不可限量,前路多荆棘坎坷,你要多加小心。
臣故不避斧钺,洒血泣陈,万恳皇上天恩一垂,群疑自解。
而杨慎却不避斧钺,置生死于度外,正见出他的一身铁骨。
臣弟久事陛下,臣故不避斧钺,特来奏荆州之事。
臣等心以危,故不避斧钺,惶恐上陈!寻得诏旨,罢免台臣监役,台臣方免得往返,也算文宗肯纳嘉言了。
臣今不避斧钺之诛,直言冒渎天听,乞速加整饬,以救危亡。
他在广东省委第一*记的任职上,竭尽全力,敢踩逆流,不避斧钺,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岭南开太平,尽到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能尽到的几乎全部天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