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 [lǐ qū cí qióng]
成语解释: 理:道理;理由;屈:短;尽;穷:穷尽。理由站不住脚;无话可说。
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是故恶夫佞者”宋 朱熹集注:“子路之言,非其本意,但理屈词穷,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。”
成语例句: 并不等候答复,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,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。(沙汀《呼嚎》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贬义成语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 屈,不能读作“qǔ”。
繁体字形: 理屈詞窮
英文翻译: be condemned out of one 's own mouth
成语故事: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理:1.物质组织的条纹;纹理:木~。肌~。条~。2.道理;事理:合~。~屈。~当如此。3.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物理学:~科。数~化。4.管理;办理:处~。~财。当家~事。5.整理;使整齐:~发。~一~书籍。6.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;表示意见(多用于否定式):路上碰见了,谁也没~谁。置之不~。7.姓。
屈:1.弯曲;使弯曲:~指。~膝。猫~着后腿,竖着尾巴。2.屈服;使屈服:宁死不~。威武不能~。3.理亏:~心。理~词穷。4.委屈;冤枉:受~。叫~。你可~死我了。5.姓。
词:1.(~儿)说话或诗歌、文章、戏剧中的语句:戏~。义正~严。~不达意。他问得我没~儿回答。2.一种韵文形式,由五言诗、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,起于唐代,盛于宋代。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,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,因此又叫做长短句。有小令和慢词两种,一般分上下两阕。3.语言里最小的、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。
穷:1.生活贫困,缺少钱财(跟“富”相对):贫~。改变一~二白的面貌。2.穷尽:无~无尽。理屈辞~。日暮途~。3.用尽;费尽:~兵黩武。~目远望。4.彻底(追究):~究。~追猛打。5.极为:~凶极恶。~奢极侈。6.表示在财力、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:~讲究。~折腾。~开心。
在事实面前,他终于理屈词穷了。
经过我的反问,他终于理屈词穷了,承认了自己的错误。
怎么样,你现在理屈词穷了吧?
在这么多确凿的证据面前,他理屈词穷,再也无法辩解了。
在我方一再追问下,对方理屈词穷,瞠目结舌了,场面十分尴尬。
鲁迅先生的沉默不是理屈词穷,而是对敌人最高的蔑视。
在大家的批驳下,他理屈词穷,只好溜之大吉。
美国政客一旦理屈词穷,就会像牛仔一样立马诉诸武力。
写日志意味着你绝不可能理屈词穷。
他理屈词穷,只好求助于诡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