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 [bèi xìn qì yì]
成语解释: 背:违背。信:信用;弃:丢弃;义:道义。不讲信用。不讲道义也作“弃信忘义”。
成语出处: 《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
成语例句: 背信弃义是插在我背上的一把尖刀。(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五幕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中性成语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揭露、指责、谴责的场合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当代成语
标准拼音: 背,不能读作“bēi”。
繁体字形: 背信棄義
英文翻译: treacherous
成语故事: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背:[bèi]1.躯干的一部分,部位跟胸和腹相对:后~。~影。擦擦~。2.(~儿)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:手~。刀~儿。墨透纸~。3.(Bèi)姓。4.背部对着(跟“向”相对):~山面海。~水作战。人心向~。5.离开:~井离乡。6.躲避;瞒:光明正大,没什么~人的事。7.背诵:~台词。书~熟了。8.违背;违反:~约。~信弃义。9.朝着相反的方向:他把脸~过去,装着没看见。10.偏僻:~静。~街小巷。深山小路很~。11.不顺利;倒霉:手气~。12.听觉不灵:耳朵有点~。[bēi]1.(人)用脊背驮:把草捆好~回村去。2.负担;承担:~债。这个责任我还~得起。3.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:一~麦子。一~柴火。
信:[xìn]1.诚实,不欺骗:~用。~守。~物。~货。~誓旦旦。2.不怀疑,认为可靠:~任。~托。~心。~念。3.崇奉:~仰。~徒。4.消息:~息。杳无音~。5.函件:~件。~笺。~鸽。~访。6.随便,放任:~手(随手)。~步(随意走动,散步)。~笔。~意。7.同“芯2”。8.姓。 。[shēn]1.古同“伸”,舒展开。2.古同“伸”,表白。
弃:1.放弃;扔掉:抛~。舍~。遗~。~权。~之可惜。2.姓。
义:1.公正合宜的道理;正义:道~。大~灭亲。~不容辞。2.合乎正义或公益的:~举。~演。3.情谊:情~。忘恩负~。4.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:~父。~女。5.人工制造的(人体的部分):~齿。~肢。6.姓。7.意义;道理:字~。定~。微言大~。
蒋介石背信弃义,终于发动了内战。
他对朋友背信弃义,最后成了孤家寡人。
他们里面的坏人,的确是天地间最坏的东西。背信弃义,杀人放火,横抢武夺,卑鄙龌龊,什么都干得出来。
1946年底,蒋介石背信弃义,撕毁《双十协定》,发动内战,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。
国民党背信弃义,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怒。
在生活中,我们绝对不能做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事,因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诚实和信任。一个能永远得到别人信赖的人,他们的世界也一定是美好的。
由于李明博对北韩的强硬立场,北韩经常把他说成一个背信弃义的人,领导一个对美国感恩戴德的傀儡政权。
成果是大家一起取得的,他却背信弃义,据为己有,大肆吹嘘自己。
对朋友的背信弃义和对妻子的始乱终弃又何关紧要呢?
德寇背信弃义的进攻,及其强迫我们进行的战争,造成了威胁我国的危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