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 [xìn kǒu cí huáng]
成语解释: 古时写字用黄纸;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。比喻不顾事实;随口乱说。雌黄:鸡冠石;黄赤色。
成语出处: 南北朝 刘孝标《广绝交论》:“雌黄出其唇吻,朱紫由其月旦。”李善注引晋 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,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
成语例句: 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,但是她加油添醋,信口雌黄,凭空捏造,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。(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二十一章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贬义成语
成语词性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结构类型: 偏正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 雌,不能读作“chí”。
繁体字形: 信口雌黄
英文翻译: make irresponsible remarks
成语故事: 信口雌黄的成语故事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信:[xìn]1.诚实,不欺骗:~用。~守。~物。~货。~誓旦旦。2.不怀疑,认为可靠:~任。~托。~心。~念。3.崇奉:~仰。~徒。4.消息:~息。杳无音~。5.函件:~件。~笺。~鸽。~访。6.随便,放任:~手(随手)。~步(随意走动,散步)。~笔。~意。7.同“芯2”。8.姓。 。[shēn]1.古同“伸”,舒展开。2.古同“伸”,表白。
口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~。海~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~。出~转内销。~外。古北~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~支援。文教~。专业不对~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~儿。瓶子~儿。6.指人口:户~。拖家带~。7.指口味:~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~。疮~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~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~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~人。一~猪。两~缸。
雌:属性词。生物中能产生卵细胞的(跟“雄”相对):~性。~花。~蕊。~兔。
黄:1.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。2.指黄金:~货。~白之物。3.指蛋黄:双~蛋。4.象征腐化堕落,特指色情:扫~。查禁~书。5.(Huáng)指黄河:治~。引~工程。6.(Huáng)指黄帝,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:炎~。7.姓。8.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买卖~了。
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判断,不要听信一些人的信口雌黄。
一个人要是老信口雌黄,怎会受到欢迎?
你简直是信口雌黄,我什么时候打过她啊!
这事的真相还不知道,你先别信口雌黄。
假装谦虚是最虚伪的表现,因为这可能是信口雌黄的开始,又或者是拐弯抹角的自我夸奖。
当主管的就该讲实证,如果信口雌黄乱批评,谁会服你?
歪曲事实,信口雌黄陷害他人,是犯法的行为。
写讽刺文章难免是要夸大的,但绝不能无中生有,信口雌黄。
别看他衣冠楚楚,可一张嘴全是胡说八道,信口雌黄。
这件事情关系个人名誉,不可以信口雌黄,随意乱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