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 [xū qíng jiǎ yì]
成语解释: 虚假的情意。指虚伪做作;假装殷勤。
成语出处: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:“我也见出你那心来了,一味在我面上虚情假意,到老还疼你那正经夫妻。”
成语例句: 在我是虚情假意,你听了一样的难过。(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一回)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贬义成语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古代成语
标准拼音: 假,不能读作“jià”。
繁体字形: 虚情叚意
英文翻译: false display of affection
成语故事: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虚:1.空;空虚:弹不~发。乘~而入。2.不符合真实情况:弄~作假。3.不自满:谦~。4.害怕;勇气不足:心~。胆~。5.副词。白白地:~度。6.虚弱:气~。体~。7.指政治思想、方针、政策等方面的道理:务~。8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情:1.感情:热~。有~。无~。温~。2.情面:人~。讲~。托~。求~。3.爱情:~书。~话。谈~。4.情欲;性欲:春~。催~。发~期。5.情形;情况:病~。军~。实~。灾~。6.情理;道理:合~合理。不~之请。
假:[jiǎ]1.虚伪的;不真实的;伪造的;人造的(跟“真”相对):~话。~发。~山。~证件。~仁~义。2.假定:~设。~说。3.假如:~若。~使。4.借用:久~不归。~公济私。不~思索。5.姓。[jià]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:请~。暑~。病~。婚~。春节有三天~。
意:1.意思:来~。2.愿望:满~。3.料想:出其不~。4.事物流露的情态:春~。5.意大利的简称。
做人要表里如一,对待别人不要虚情假意。
我们对人要真心诚意,不要虚情假意。
那些虚情假意的人用花言巧语和小恩小惠去贿赂别人,却把别人最必需的东西夺走了。
本短信问候家人,绝对真挚深情;牵挂爱人,绝无虚情假意;祝福朋友,绝不敷衍了事。该短信为消费者绝对信赖短信,请放心转发。
明明是虚情假意,小张却信以为真,把虚伪的人当作了知心朋友。
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虚情假意。
她待人虚情假意,因而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。
我们去她家,他只是虚情假意地说了些道歉之类的话,承认错误还是不诚心。
她明明不喜欢他,却虚情假意地说:"到我家坐坐吧!"。
我们对人要实心实意,虚情假意是不受欢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