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 [gāng zhèng bù ē]
成语解释: 刚:刚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
成语出处: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
成语例句: 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一员官》
是否常用: 常用成语
感情褒贬: 褒义成语
成语词性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刚强正直,不逢迎
结构类型: 联合式成语
形成年代: 近代成语
标准拼音:
繁体字形: 剛正不阿
英文翻译: upright and outspoken
成语故事: 刚正不阿的成语故事
成语分类:
成语关注:
刚:1.硬;坚强(跟“柔”相对):~强。~直。他的性情太~。2.姓。3.恰好:不大不小,~合适。4.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;仅仅: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,~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。5.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:他~从上海回来。那时弟弟~学会走路。6.用在复句里,后面用“就”字呼应,表示两件事紧接:~过立春,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了起来。
正:[zhèng]1.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(跟“歪”相对):~南。~前方。前后对~。这幅画挂得不~。2.位置在中间(跟“侧、偏”相对):~房。~院儿。3.用于时间,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:~午。4.正面(跟“反”相对):这张纸~反都很光洁。5.正直:~派。公~。方~。心术不~。6.正当:~路。~理。钱的来路不~。7.(色、味)纯正:~红。~黄。颜色不~。味道不~。8.合乎法度;端正:~楷。~体。9.属性词。基本的;主要的(区别于“副”):~文。~编。~本。~副主任。10.姓。[zhēng]正月:新~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~去。~能。~多。~经济。~一定。~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法。~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~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~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~动。做~好。装~下。看~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~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~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~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~会”、“~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阿:[ā]1.用在排行、小名或姓的前面,有亲昵的意味:~大。~宝。~唐。2.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:~婆。~爹。~哥。[ē]1.迎合;偏袒:~附。~谀。刚直不~。~其所好。2.大的丘陵:崇~。3.弯曲的地方:山~。4.指山东东阿:~胶。5.姓。
眼前的山粗犷而冷峻,令人感到一种刚正不阿、力争上游的质朴美,似一幅凝重的画,如一首深邃的诗,若一个清新的故事。
刚正不阿,如墨线过木曲也正;清正廉洁,似明矾入水浊亦清。
221.刚正不阿,如墨线过木曲也正;清正廉洁,似明矾入水浊亦清。
清正廉明,树师者风范;刚正不阿,扬中华正气。
因为他是个铁面无私,刚正不阿的清官,所以百姓非常敬重他。
财政干部要保持立党为公,执政为民,政治坚定,刚正不阿的“干部”形象;一身正气,两袖清风,淡泊名利,廉洁奉公的“廉政”形象;情为民所系,权为民所用,利为民所谋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“公仆”形象。
我父亲是个刚正不阿的法官。
淡薄名利的人胸怀如海,刚正不阿的人坦坦荡荡。你的身边应该越来越多是这样的人。
我们就是要学习他这种刚正不阿,敢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精神。
就是正大光明,公正无私,正直坦荡,刚正不阿,坚持真理,秉承正义。